三代政协路 传承爱国情 — 政协委员刘宾

所属栏目:媒体报道作者:本站编辑阅读次数:2612更新日期:2023/7/20

图片


编者按:沈阳市政协委员履职故事征集活动启动以来,市和各区县(市)两级政协委员热烈响应。沈阳政协公众号特此开设《委员故事》专栏,陆续刊登已报送的优秀委员故事,敬请关注。


图片


三代政协委员见证新中国成长


每当回顾家族三代担任政协委员的经历,我就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如今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是中国人民一代接着一代干出来的,而我们家族三代政协委员,见证了新中国的成长,见证了中国改革各阶段各行业发生的巨变。每个时代对政协委员的要求不一样,但不变的是我们的责任担当与爱国热忱。


图片


20世纪八十年代,我的姥爷黄兆庆开始担任于洪区政协委员。一直到离世前,姥爷还在为彰驿服装厂的发展和全厂工人的工作殚精竭虑。父亲刘忠礼从1986年开始担任于洪区政协委员,一直到退休。


2007年开始,我光荣地当选为铁西区政协委员。知道当选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和父亲一起,到姥爷墓前告诉他这件事。父亲叮嘱我一定要好好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责。我在姥爷墓前庄严地承诺:“请放心,我肩负着人民的重托,一定认真履职,像您一样!”


每个时代赋予政协委员不同的使命。在姥爷的年代,最关注的问题是“怎样让百姓富起来”,怎么用有限的力量支持国家的改革开放。那时候,姥爷在彰驿服装厂任厂长,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和国内外很多厂家合作,尝试以“三来一补”创新企业贸易形式。用来料加工、来样加工等方式,迈出了服装厂改革开放的第一步。企业蒸蒸日上,成为纳税大户。


图片


到了父亲的年代,中国的改革发展已经步入正轨,他担任政协委员期间,每年都要撰写两三个提案,以解决实际问题。父亲不太会使用电脑,每次都是手写提案,认真选题调研,反复修改。他说,我是在实践一名政协委员的职责。


姥爷去世后,我把彰驿服装厂从建厂以来陆续得的奖杯奖状挪到书房,和收藏品摆在一起。这些是服装厂几十年的历程,看到它们就能看到服装厂的事迹和贡献,看到新中国经历过的辉煌和沧桑。


如今,父亲已经从政协委员退下来多年,但我仍然珍藏着我们三代人的政协委员的证件和彰驿服装厂当时获得的奖杯奖状,因为这些是值得铭记的光荣,是我们家族四十载政协路的传承,是无数中国人脚踏实地不懈奋斗的缩影。


图片


不忘初心守护城市文脉


1977年,我出生于沈阳——这座孕育了辽河流域早期文化的历史名城。我喜欢邮票、热爱收藏,穿越千年驿路在古迹中回望历史。我在彰驿出生,是听着各种传说中长大的。现在城墙的遗址和护城河仍在,史书记载这里建于辽金时期,东南西北关的叫法也一直没有改变。


出于对历史和古城的热爱,2007年的铁西区第十三届政协会上,我向李松林区长汇报了“彰驿古城”“高花古城”以及“努尔哈赤魂归处-浑河大挨金段”保护及立碑的提案内容。进入文史委员会后,在金文主席的推动及协调下,我的提案分别有了回复,努尔哈赤去世的浑河大挨金段被开发成了浑河西峡谷,高花古城遗址被列入了沈阳市文保单位名录,而彰驿古城址的考古调研工作也同步展开。2008年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进驻彰驿站村,从彰驿村西边出土的文物证明,这里“在青铜时代就有人类居住”。2009年“彰驿古城”被列入铁西区文保单位,彰驿古城的原址之上就是现在的彰驿站村。


彰驿古城遗址纪念碑位于姥爷生前创建的彰驿服装厂南面,我经常在彰驿城内转,找寻小时候的老城墙。记忆中的城砖是长方形的石砖,那时候盖房子或拆墙砖,有的房子墙体底部就能看到特别规整的老城砖。


图片


如果说一个人的使命是与生俱来的,那么我承认,我热爱这座古城,我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爱着这里每一寸沉积了上千年的厚土。2013年,彰驿古城址被列入到沈阳市文保单位名录内,彰驿村朴永东主任推动了一系列保护文化遗产的开创性实践。2014年,彰驿古城复建工程建设过程中,各级党委和政府都给予大力支持。在铁西区政协士硕主席的协调下,沈辽路102国道到景区正门又重新铺上了规整的柏油路面,画上了交通指示线;铁西区旅游局王岚副局长协助我们进行景区等级的申报工作;铁西区人大常委会部分人大代表进行了实地走访和专项调研。经过两年的努力,2016年4月25日,盛京驿站景区正式对外开放。随后,我应邀在新华书店晚八点和中街新华书店大讲堂中讲解彰驿古城的历史,把历史智慧告诉人们,让更多人树立保护文物抢救文物的意识,搭建文物保护教育平台。


我常到彰驿村附近的浑河支流试飞无人机,沿着河边的河滩总会显现出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残片,大多都是元明清三个时期的遗存,当然也会零散出现几块唐宋和民国现代的。这是一条河,也是一部书,经年流淌的河水,见证了历史的发展,社会的变迁。偶尔露出早年的瓷片,窥见了当年历史的一角。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是我们的责任。


图片


引领中国无人机发展方向


在从事无人机事业之前,我在法院工作过近十年,有令人羡慕的工作环境和稳定的收入。当所有人都认为我的事业一片光明时,我辞职了。当决定想和无人直升机一起成长时,我毫不犹豫地做出了选择。人要有梦想,而我的梦想,是亲手设计制造一架直升机。 


2004年开始我被聘为中科院自主直升机飞行平台项目研究员和国防科技学院无人机室副主任、学科带头人。参与了2008年之前机器人国家重点实验室所有无人直升机的研制工作。2006年,加速完成了第二代产品——260汽油动力直升机的定型工作。这款机型具备了任务载荷和抗风能力,是无人直升机跨越式的发展,也是工程无人机实际应用的基础。2004年,中国奥组委主席刘淇看过我设计的中继转信直升机后,建议将此款设计用于2008年奥运会安保工作,并装备了我国第一批数字化应急指挥车。中国当时没有无人机专业,能在年轻的时候与一个新兴的学科一起发展,我是幸运的。


我曾设计出摔不坏的飞机外壳,每套仅售价50元。因为同期进口的飞机外壳售价1600元,我当时受到了国内外不少同行的排挤和攻击。我从没想过要“搅乱”市场,我就是想制造出普通竞技飞机爱好者能负担得了的飞机,我就是想告诉世界,中国能自主设计、制造高科技产品,我们从没停止过向航空领域迈进!


当我筹措了一百多万生产出了第一款30级甲醇动力竞技直升机,并申请到了第一个专利时,我知道长久以来的梦想飞上蓝天了。这可以说是我国第一款自主设计的油动直升机,比国内其它同类产品早了5年。之后我设计出了吉林的消防特勤救援用无人直升机、山东的公安警用无人机、新疆的反恐无人机、机场的驱鸟直升机、安保的空中监控直升机,等等。


2012年,耗时四年研制成功的“复合式共轴反桨直升机设计”在“中航工业杯国际无人飞行器设计大赛”中取得了非航空类院校设计的第二名的佳绩。


研制共轴无人机那几年,我的公司出现人事变动,职工全部离职、成品飞机全被拉走、房子和车全搭了进去……我咬着牙坚持。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我要寻找通向被我们称之为理想的远方。我成功了。这是一款任务载荷更大、留空时间更长、抗风能力更强、安全性更高的新型共轴直升机,现已被列入政府科技计划项目,被中国工业博物馆收藏。


致力公益 提高国民科学素质


经过二十年的坚持不懈,我成功研制出了全长1.5米~6米(5公斤~350公斤级)三个系列、十余个品种的各排量无人直升机。现在想起来,设计制作无人机这条路我走得确实不易,这个过程是坚定和充满挑战的,我很少在传统的概念中寻找自己的无人机设计标准,而是从实践应用中寻求解决方案,虽然它执行起来会很寂寞,我宁愿在无人直升机领域做一个孤独的舞者,因为我相信我这二十多年的技术储备终将伴随中国无人机成长。


我曾经给自己定了目标——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救助体系,即空地救援网络体系。可以覆盖安保、救灾、救援、监控等诸多应用领域,在需要时,能够打开生命救援通道,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在设计无人机之余,我开始关注公益事业和科普教育。沈阳市为我提供了两处场馆进行无人设计的展示,我设计的七十多款飞机在这里陈列。我也为一些学校捐助无人机科普器材,希望自己能为这个行业的科普作一些贡献。


在2007年铁西区政协十三届政协会议上,我递交了“重视无人机发展趋势,引导科技健康发展”的提案;2012年区政协新一届开始之年,又提交了“将无人机操作引入职业教育”的提案;2016年起,在新华书店晚八点讲堂开课,为中小学生和飞机爱好者做公益科普,讲授无人机知识和辽宁历史文化;2018年,我编绘出版了《图说无人机》和《梦入辽水踏歌行》,不仅将航空知识融入科普教育,而且关注青少年历史文化教育;2019年,我出版了《一本书读懂无人机》,将无人机飞行教程系统化整理成册,同时开始筹建无人机科普博物馆,希望全面提高国民科学素质。


图片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人民政协的舞台更加宽广、责任也更加重大,我希望有一天,有更多专家、科研学者参与进来,共同普及无人机知识,为提高国民科学素养作出贡献,汇聚起共襄伟业的强大力量,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刘宾:天津大学无人机联合研究室副主任,通飞航空公司总工程师,民航局UAS注册机长、飞行教员。1997年开始从事无人机研究工作,拥有多项国家专利,2004年任中国科学院自主直升机平台项目研究员,2005年受聘为国防学院客座教授、学科带头人,系“复合式共轴反桨直升机”政府科技项目负责人,设计作品取得国际无人机设计大赛实用性比分第一名,被中国工业博物馆收藏。近年致力于无人机科普公益事业,出版无人机漫画、飞行教程等图书,筹建无人机科普博物馆。


沈阳政协 2019-11-27 13:05 发表于辽宁